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 邮储银行要有所作为

发布时间:2019-05-30
201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根据《纲要》部署,下一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将围绕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以及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等十大重点任务稳步推进。这是乡村、农民的福音,同时也为邮储银行今后更好地拓展农村市场提供了良机。尤其《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为农民提供足不出村的便捷金融服务。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中国领先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截至2018年11月初,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遍布每个乡镇,服务个人客户达5.65亿人。可见,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邮储银行责无旁贷,理当要有所作为。
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邮储银行宣传教育须跟上。从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来看,未来城乡数字鸿沟将不断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要有显著提升。这种数字化素养包括农民的网络金融消费素养。现在的情况是,还有相当多的农民对于网络金融消费知之甚少,参与程度不高。邮储银行作为涉农金融机构,必须未雨绸缪,及早介入,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宣传教育,让农民的网络金融消费素养尽快有所提升。宣传教育的着力点,应当契合农村实情,着眼于网络金融业务、工具在农村的施行,循序渐进对农民加以引导,使之逐渐熟悉网络金融消费知识,掌握相应技能;并且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对于网络金融欺诈等不法行为保持应有警觉,不轻意上当受骗。
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邮储银行基础设施须完善。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持续推进,未来,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将有望大幅提升。与之相应,种种数字化金融机具也应在农村逐步得以布设。当然,布设程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乡村网络设施建设水平同步推进。不过,邮储银行作为一家涉农金融机构,有必要事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布设推进计划,将各种可能遇到的有利、不利因素考虑进去,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应的部门、人员责任,有条不紊地做好相应工作。目前,可以考虑在农村增设POS 机,将来条件具备了,还可以考虑将智能开户、智能发卡、征信自助查询等机具更多地布放于农村。不仅如此,数字乡村的发展,也为金融科技在农村市场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邮储银行相关业务须创新。在农村数字信息化技术尚不发达的当下,农村金融服务存在诸多痛点。尤为突出的一大痛点就是,“三农”客户群体不仅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而且缺少有效信息,信用评估难度大,很难达到邮储银行的抵押贷款要求。为此,下一步,与数字乡村发展相协调,一方面要积极研发上线农贷 APP 等网上客户端,加速引流客户的同时,及时、充分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全流程线上智能化办理,提高业务便利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构建一整套多维度的信用管理体系和风控模型,借此突破传统的信用识别和审批方式,降低信息搜集、甄别和评估成本,打破传统依赖抵押物的授信约束。不仅如此,针对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状况,邮储银行还应当围绕乡村振兴新主体、新业态发展,结合信贷、支付等环节做文章,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自身服务,助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
作者:谭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