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金融精准扶贫贵在有“五心”

发布时间:2017-06-26

              金融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由粗放型扶贫向精准化扶贫的有序转变和有效推进,其关键是用最准确的方式最实用的方法最有限的扶贫资金,去帮扶最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给予被帮扶对象一定的资金等扶持,使贫困群众早日“摘穷帽、断穷根”,走向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只有精准识别,才能精准发力,实现精准扶贫。但在金融精准扶贫中要把握好这个“准”字,必须在“五个心”上下功夫:

一是信心。“扶贫不仅扶‘志’还要扶‘自’”。其一,要树立贫困群众自信心。贫困群体是金融精准扶贫的主体、受帮扶的对象和直接受益者,他们长期生活、居住在贫困的条件和环境中,使一部分人丧失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因此,激发贫困群众战胜困难的斗志,才能内生动力,使其形成自发、自愿、自觉和自信,内心产生致富梦想和实现脱贫的愿望。要用他们身边的致富典型采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进行教育、启发、说服引导和带动,消除其“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和行为,调动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扶贫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有了自信,就会自强自立、自主创业、自求发展,脱贫能力也会逐渐走强。其二,扶贫者要树立必胜信心。如果参与金融精准扶贫者自身信心不足又如何帮助扶贫对象树立自信?因此,要征服别人首先要征服自己,克服心浮气躁的心理,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要真真正正进村驻户,挖根源查症结,逐户调研找“穷根”,根据各家各户贫困情况的不同,“一户一策”、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只有下实功出实招,才能见实效。

二是诚心。金融扶贫者态度要诚恳。要谦虚平等待人,不能因为被帮扶者的贫困而“另眼”看待,“高人一等”或不屑一顾。要真诚对待每一户和每一个被帮扶对象,耐心开导、诚心说服,帮助提高认识,使其首先从思想上脱贫,为今后在行动上的真脱贫奠定基础。金融扶贫者扶贫要诚心。金融扶贫者对待扶贫对象和扶贫工作要诚心对人、真心做事,一心朴实地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上去,扎根在基层农村身入贫困户中,与其同甘共苦,才能体恤其真实疾苦,察其实情解其实意,精准把脉。只要你诚心实意,群众就会被你的所作所为而感动,顺其自然就会按照扶贫攻坚战略目标按步实施。金融扶贫者言行要诚信。“人无信不立”。金融扶贫者代表的不仅仅是其个人,也是代表了党员干部的形象,更是金融行业、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其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以及金融扶贫部门的决策和决断。因此,不要随意许愿,承诺必践诺。否则,食言、推诿不仅会拉大与群众的距离,也伤害了贫困户的心,失去的是党和政府以及金融行业的公信力,损害的是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高大形象。

三是恒心。“人贵有恒”,贵在坚持。金融精准扶贫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而周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奋斗与拼搏,更不能急功近利。“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有恒心者有恒力,有恒力者,事恒成,能否突破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全在于扶贫者的坚韧与毅力。金融精准扶贫有如一项长跑运动,需要持久的耐性和耐力。否则心猿意马、朝三暮四就会要掉队,群众脱贫致富将遥遥无期。

四是公心。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虽有地区差异个体差别,但要一视同仁,将一碗水端平。老百姓心中有杆秤,你是否公心办事,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尤其对于掌握扶贫资源分配的党员干部来说,如何让金融扶贫对象实现有限的公共扶贫资源共享,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提高扶贫对象的思想意识、致富能力,这就需要扶贫者具备高度的政治素养。晋《傅子●通志》曰:“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凡事要公平公正,一不偏心偏袒,厚此薄彼;二不避凉附炎,亲疏远近;三不假公济私,记仇斗气。只有扶贫者秉持公心行正走稳,才能持公心有公道以公服人,就会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仅靠政府、金融业或贫困户一方面“单打独斗”难以奏效,“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只有相互支持,相互融合,齐心协力,才能在党的富民政策下使贫困户摆脱贫困,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五是决心。金融扶贫者要具有脱贫攻坚的决心和热情,树立起“牢不可破”的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胜信心,扶贫工作必须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势,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度,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这需要党员干部首当其冲做好榜样,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不脱贫誓不罢休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避免见难思退的“逃跑主义”思想,只有下定决心与贫困户一道挖根源、找对策、寻出路,才能带动贫困户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全民消除贫困就会指日可待。

来源:原创
作者:张怀江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