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8.3万辆网约车每天穿梭,既是城市血脉,更是“双碳”前线。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把车厢当场景、把司机当伙伴,用6898万元绿色贷款,让近700辆燃油车安静退场,为蓉城蓝天减负,为绿色出行加油。
解码“三高”命题
在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发展出租汽车”的政策导向下,成都网约车市场呈现出独特的“三高”:98%的合规率位列全国第一、日均订单量领先多数中心城市、平台抽成高(单车日均仅15.41单,司机“跑得多、赚得少”)。当“双碳”目标与行业合规化浪潮交汇,一场由金融赋能的绿色变革悄然萌发——如何帮助网约车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成为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四问”破资金困局
“我们也想转,可一辆电动车购置成本要8-12万元,小公司根本拿不出这么多流动资金。”成都某汽车信息服务公司负责人程先生无奈地说。这家主营出租车、网约车短租与长租的企业,正面临燃油车淘汰与电动化转型的资金困局。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以“网约车场景合作伙伴建设”为支点,对成都某汽车信息服务公司开展“四问”式深度调研:一问车,核查合作车辆是否进入《成都市新能源网约车目录》;二问电,探究电池是否能享受“充电运营商+主机厂”双重质保;三问单,通过协会了解公司近6个月流水是否连续且高于行业均值;四问人,确认和公司合作的司机是否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通过“四问”的深度评估,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给出“3+3”承诺:一是推出“信用+担保”组合模式,较传统授信提升30%额度,精准匹配新能源车辆购置资金需求。二是简化材料手续,实现T+3极速放款,让资金“秒到账”。“以前找金融贷款,要等半个月,还得抵押车辆登记证。在民泰银行,3天就拿到了200万授信,不用押任何东西。”解了燃眉之急的成都某汽车信息服务公司负责人程先生对成都分行营业部的“敏捷服务”赞不绝口。
近700辆新能源车背后的绿色账本
通过成都某汽车信息服务公司的推荐,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不仅将服务延伸至多家同业伙伴,更联动网约车协会及市内车企共建数据平台、畅通服务链路,为司机定制“零手续费”收款码,让金融服务嵌入每一次接单场景,实现了省钱增收与低碳减排兼具的“绿色效益”。某网约车运营公司投用20辆电动车后,高续航车型每日多接单1-2小时,司机月均增收1800元,充电成本较油费降低65%。另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次性置换30辆比亚迪电动车,年减碳340吨,相当于种植5850棵树。一条绿色金融与低碳产业共生共长的发展之路,正在民泰银行徐徐展开。

截至目前,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已累计投放6898万元绿色贷款,推动近700辆燃油网约车退出市场,年减碳量超7800吨,相当于为成都平原新增837公顷森林。“‘场景伙伴’计划的核心,不是简单的资金投放,而是与行业同呼吸、共成长。”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主要负责人表示。
未来,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将持续深化网约车场景服务,计划推出“碳积分质押贷”等创新产品,让更多网约车企业“换得起、用得好”绿色车辆。当千万辆新能源网约车汇成绿色长河,浙江民泰商业银行成都分行正以金融力量,让“公园城市”的呼吸更清新,让绿色发展的脉搏更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