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了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与辨识能力,东阳支行勇担社会责任深入社区、商圈及企业,举办以“远离非法集资,守护财产安全”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致力于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
精准聚焦,深度宣传
活动当日,该行在辖区内的营业网点及人流量较大的市民广场设置了宣传咨询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分发宣传册、播放警示教育视频等多种方式,向市民普及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法、社会危害及法律后果。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针对易受侵害的老年群体、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揭示“高额返利”、“虚假投资项目”、“养老理财陷阱”等非法集资陷阱,提醒群众牢记“高收益必高风险”的原则,不轻信“保本保息”的虚假承诺,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说法,加强警示
活动现场,该行员工通过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剖析非法集资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例如,通过剖析某地的“虚拟货币投资骗局”案例,提醒群众警惕以“科技创新”、“绿色转型”为幌子的新型非法集资陷阱;结合近期频发的“代理退保”、“征信修复”诈骗事件,指导群众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支行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客户服务群等线上平台同步推送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扩大宣传影响力。
深入基层,拓展宣传
为提高宣传效果,该行成立了金融宣传小分队,主动深入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小微企业及建筑工地,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讲解。在社区,通过播放方言版反诈短片,帮助老年人识别以“养老服务”、“健康养生”为名的集资骗局;在企业,结合《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向员工阐释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的区别,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在工地,针对务工人员金融知识不足的现状,发放简洁明了的手册并进行现场解答,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
下一步,该行将继续秉承“金融为民”的宗旨,将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工作融入日常金融服务中,通过常态化的教育、数字化的手段和多元化的场景,构建金融安全的“防火墙”,为维护地方经济金融稳定贡献工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