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要闻

金融润泽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5-08-19

  暮春深夜,金华武义七孔塘村蚌苗基地灯火通明。蚌农老张俯身池边,指尖拂过吸附在黄辣丁鱼鳃上密密麻麻的珍珠蚌苗,本是丰收吉兆。然而鱼群突然躁动甩尾,水花溅湿了他的胶鞋。

  三天前,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客户经理上门时,老张正对着账本发愁:鱼苗价格涨到每斤19元,50亩池塘要投4000斤,加上新建温控大棚的费用,资金缺口足足有68万。更让他焦虑的是,三月的天气飘忽不定,水温忽高忽低,去年就因控温不当烂了30%的蚌苗。

  “太阳能控温系统能解决温度问题,但设备就要20万。”老张摩挲着记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池水倒映着他紧缩的眉头。客户经理注意到棚架上晾着的旧温度计——玻璃管里泛黄的水银柱,还停留在去年冻裂的刻度线上。

  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立即启动绿色信贷快速响应机制,结合老张的“生态养殖户”认证和碳减排评估,将原计划的抵押贷款转为“绿色信用贷”。几天后,当老张在塘边查看蚌苗时,资金到账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给他的蚌苗养育带来了及时雨。

  三周后,池塘上方架起蓝色光伏伞,智能控温系统的电子屏闪烁着恒温提示。老张捧着手机演示:“你看,水温超过设定值手机会报警,点这里还能远程启动水循环。”池底新铺的纳米增氧管咕嘟咕嘟吐着气泡,惊得鱼群摆尾游弋,池底的小蚌苗在粼粼波光中若隐若现。

  站在光伏板投下的菱形光斑里,老张算起了新账:太阳能系统每月省下2000元电费,恒温养殖让蚌苗存活率从75%提升到90%,“现在看见天气降温或者升温都不心慌了,这绿色贷款,贷的是技术,更是底气。”

  这笔贷款恰是民泰银行金华分行深耕绿色金融的缩影。2005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春雷唤醒之江大地,二十年来,民泰银行以金融之臂拥抱山水,让生态优势在产业土壤中扎根生金。

  磐安县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美誉,生态养猪业在此蓬勃生长,但养殖户常因抵押物匮乏被传统融资拒之门外。民泰银行金华磐安支行创新推出“农惠通”信用贷款产品,无需抵押,以诚换金。

  新渥街道的周大伯深耕养猪多年,原合伙人突然撤资令他措手不及,几乎压垮他的猪场。民泰银行客户经理迅速为其定制方案,30万元个人经营性贷款及时到位,不仅填补缺口,更助力猪场规模扩大,存栏量与收入跃升明显。

  玉山镇岭口村的老张坚守绿色养殖理念却苦于资金短缺,难以升级设施、引进良种。民泰银行通过“农户家庭资产池”对其综合评估,最终以纯信用方式发放100万元贷款。资金活水涌入,新猪舍拔地而起,优质种猪与饲料加工设备相继进场。如今踏入老张的生态养殖场,标准化猪舍洁净有序,一改传统印象。

  为让山乡便捷触达金融活水,民泰银行借力数字科技打通“最后一公里”。养殖户通过线上平台可随时申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支撑快速审批,“秒批秒贷”成为现实。线上还款、账户查询、金融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让养殖户足不出户尽享高效金融。

  这一系列绿色实践悄然重塑着产业与生态的关系。磐安生猪产业升级中,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削减废弃物污染;武义蚌池上,光伏板既控温节能,又默默守护一泓碧水。绿色金融的介入,使产业壮大与环境保护从两难走向双赢。

  二十载光阴,“两山”理念已化为之江大地的血脉。截至2025年7月末,民泰银行金华分行投放绿色信贷余额已达9.44亿元。该行持续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号召,“光伏贷”等产品不断延伸绿色触角。

来源:民泰银行金华分行
作者:汪宇妍、郑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