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地方银行

绿色金融“暖”蚌苗

发布时间:2025-04-29

  晚上九点的七孔塘村,周遭一片漆黑,蚌之源蚌苗培育基地却是一片繁忙,一车车的黄辣丁运进基地,等待着“涅槃重生”。蚌农张拯蹲在池子边,随手捞起一条黄辣丁,红色的鱼鳃上一粒粒珍珠蚌苗紧紧吸附,像撒在绸缎上的金芝麻。“这批苗子寄得好,等养到五月,就能卖上价。”老张说着,眉头却微微皱起——鱼群突然躁动地甩尾,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胶鞋。

  这个细节没逃过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客户经理陈昀的眼睛。三天前,她带着移动Pad上门走访时,老朱正对着账本发愁:鱼苗价格涨到每斤19元,50亩池塘要投4000斤,加上新建温控大棚的费用,资金缺口足足有68万。更让他焦虑的是,三月的天气飘忽不定,水温忽高忽低,去年就因控温不当烂了30%的蚌苗。

  “太阳能控温系统能解决温度问题,但设备就要20万。”老张摩挲着记账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池水倒映着他紧缩的眉头。陈昀注意到棚架上晾着的旧温度计——玻璃管里泛黄的水银柱,还停留在去年冻裂的刻度线上。

  转机来得比春汛还快。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立即启动绿色信贷快速响应机制,结合老张的“生态养殖户”认证和碳减排评估,将原计划的抵押贷款转为“绿色信用贷”。几天后,当老张在塘边查看蚌苗时,资金到账的手机短信提示音响起,给他的蚌苗养育带来了及时雨。

  三周后的养殖基地焕然一新:一块块光伏板在池塘上方架起蓝色的“遮阳伞”,智能控温系统的电子屏闪烁着恒温提示。老张捧着手机演示:“你看,水温超过设定值手机会报警,点这里还能远程启动水循环!”池底新铺的纳米增氧管咕嘟咕嘟吐着气泡,惊得鱼群摆尾游弋,池底的小蚌苗在粼粼波光中若隐若现。

  暮春四月,首批蚌苗顺利度过敏感期。站在光伏板投下的菱形光斑里,老张算起了新账:太阳能系统每月省下2000元电费,恒温养殖让蚌苗存活率从75%提升到90%,“现在看见天气降温或者升温都不心慌了,这绿色贷款,贷的是技术,更是底气。”

  截至目前,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已发放绿色信贷5980万元。支行将持续响应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号召,积极推广“节能贷”、“光伏贷”等绿色金融产品,降低企业成本,助力绿色金融产业发展。

  阳光穿过光伏板的缝隙,在水面洒下碎金般的光点,仿佛预告着蚌苗成熟时的丰收。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绿色金融像阳光一样,既温暖养殖户的钱袋子,又照亮乡村振兴的可持续之路。”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负责人表示。

来源:民泰银行金华武义支行
作者:汪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