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金融服务透明度,切实保障企业融资知情权”的工作部署,成都市双流区近期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明示专项工作,要求辖区内金融机构通过标准化清单,全面、清晰披露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从源头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算不清、隐性费用不知情”的痛点。
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双流支行第一时间响应政策号召,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并对全行客户经理开展了专项培训,确保每一位客户经理都能精准掌握成本明示流程与解读要点。近日,双流支行成功为当地某食品企业完成首笔贷款融资成本明示实践,以透明化服务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成为双流区金融机构落实政策的 “标杆案例”。
此次获得贷款支持的某食品有限公司,是双流区本土深耕零食批发与零售领域的小微企业,成立8年来已在当地建立100余家线下零售网点,服务超过30余家商超客户,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配送效率,在区域内拥有良好的市场声誉。今年受节假日备货需求影响,公司需要提前采购零食大礼包、奶制品等大批货物,导致日常流动资金出现 100 万元左右的缺口。
“往年这个时候找银行贷款,总担心有‘隐藏费用’,成本算不明白心里不踏实。”公司负责人张先生回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于9月初向双流支行提交了经营性贷款申请。接到申请后,双流支行立即启动“小微企业绿色服务通道”,联合风险评估、信贷审批团队组成专项服务小组,最终为企业定制了“100万元经营性贷款+按季付息+到期还本”的融资方案。
在9月4日的贷款合同面签环节,双流支行的一个“额外动作”让张先生格外惊喜——支行不仅递上了贷款合同,还同步出示了一份清晰明了的《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这份清单以表格形式详细列明了“贷款本金、贷款期限、执行利率、还款方式、还款周期、财政贴息情况”等核心信息,以及其他融资成本明细,更在清单末尾标注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与清单列明利息金额一致”。张先生忍不住称赞:“你们把每一笔都列得清清楚楚,还承诺没有其他费用,真是让我们企业‘明明白白融资’!”
张先生表示,这份清单不仅让企业能精准测算每季度的财务支出,更能直观对比不同银行的融资成本,为后续财务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主动提出:“我能不能多要两份清单?我们在其他两家银行还有两笔经营性贷款,正好用这个统一格式梳理下整体融资成本,以后管理资金更方便。”随后,在双流支行客户经理的协助下,张先生将他行贷款的本金、利率、费用等信息逐一填报到清单中,清晰掌握了企业当前三笔贷款的综合成本情况。
“企业主动梳理他行贷款成本,正是融资成本明示政策带来的积极外溢效应。”浙江民泰银行成都分行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不仅让银行进一步规范了贷款服务流程,更让小微企业感受到了金融服务的“透明度”与“温度。
让“融资成本”从行业黑话变成能看懂的“大白话”,是金融为民的最低门槛,也是最高追求。双流支行的首单只是起点,当“零附加”成为标配、“晒成本”成为习惯,小微企业的现金流才会真正流进研发、流进市场、流进员工的年终奖。双流支行用一张A4纸,把“透明金融”融进江安河碧波,也写进了企业的账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