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地方银行

农发行十堰市分行:回归金融本源 倾力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18-07-06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既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更要脚踏实地,审慎行事。这将是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次考验,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从快速发展转向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这是农发行十堰市分行在新经济浪潮中拓宽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十堰是一座新型的发展中城市,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做到履职担当,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今年以来,农发行十堰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区域性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强市”目标,紧紧把握“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要求,立足地方、服务企业,运用“金融+”思维,实施金融精准支持与扶贫政策联动、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同步,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实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升。 一、 创新试点,探索支持实体经济新路径 为解决涉农企业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农发行十堰市分行积极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在全国农发行系统率先成功探索“三产融合金融扶贫贷款”融资模式,通过以政府设立的投融资公司统一承贷,优选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贷,推动农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多种经营形式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步伐。截止3月末,该行累计投放2亿元贷款资金并全部落实到实体企业账户,直接或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万人,平均每人增收1.5万元。其中重点支持的湖北裕国菇业有限公司紧紧依托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和“香菇小镇”产业扶贫项目,生产规模扩大到1亿菌棒。按照贫困农户每户每年管理4000个香菇棒计算,户均毛收入可以达到2万以上,有效带动2万多建档立卡贫困农民培育香菇实现脱贫。 二、 补齐短板,打造融资融智新平台 该行立足区域优势,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主动研究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动向,跟进新产业新业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成功报批湖北寿康永乐商贸集团2亿元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项目,为建设大型现代物流示范园提供融资融智支持。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大胆探索“农超对接、农商互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经济,大力推行“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以及“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助力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打造农产品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该项目将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数213人,占区域内总人口的13.2%,其“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中央厨房+商超”一体化可形成辐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地区蔬菜种植业、花卉的发展,惠及6000多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增强了农民稳定脱贫和持续脱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市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了绿色健康保障,彰显了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品牌优势。 三、 创新尝试,支持生态建设新模式 该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信贷发展理念,大力支持林业生态建设。2017年成功审批并全额投放郧阳区3亿元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中长期贷款。今年3月,贷款2.8亿元的郧西县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又成功落地,开创了全省农发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作为自营性贷款第一还款来源的先河。林业项目作为政府授权公司自营性项目,该业务不能比照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使用政府购买资金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加上苗木生长的周期性,需要时间成本,使苗木销售收入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贷款额度大,单纯依靠苗木销售收入往往不能完全覆盖贷款本息。如何在迅速开展项目调查的同时落实第一还款来源,确保项目落地,该行领导高度重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多次与郧西县政府、林业局、财政局等县直有关单位沟通,最终确定使用苗木基地收入和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作为项目贷款还款来源这种组合方式。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林农脱贫致富注入了新活力,预计可直接带动120户、360名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将有力地改善汉江中上游流域的生态环境。
来源:
作者: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