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农村金融

农发行平昌县支行结对帮扶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0-05-27
时值初夏,屋外山花烂漫,屋内笑声不断。平昌县五木镇爱国村1社的王大爷与他结对的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成员围坐一起,满脸喜悦地说道:“你们给我买的鸡苗现在差不多有两三斤重了,有的都在生蛋了”。
爱国村位于平昌县东北部,平均海拔600米—800米之间,典型的高山丘陵地形,土壤多为红泥岩、粉沙岩,自然生产条件差,物产贫瘠,村民收入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经济收入相对低且单一,发展严重滞后,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辖6个农业合作社,共365户10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28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6.94%。
自2015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平昌县支行(以下简称“该行”)先后累计选派5名业务骨干分别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脱产开展驻村脱帮扶,全行18名职工与爱国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坚持闲时每月不少于1次,农忙时节每月不少于2次进村入户开展脱贫规划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出谋划策,5年来,该行把爱国村当成第二故乡,把贫困群众当成真“亲戚”,付出真心、倾注真情,开启了长达5年的“结亲”、“认亲”、“走亲”的帮扶工作。
最初的爱国村,断头路多、吃水艰难费力......薄弱的基础设施,制约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由于泥泞路多,只要一遇雨天,村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同时,如遇长期的干旱天气,人畜饮水及农作物灌溉又成为当地村民的“心病”。路、水,成为了村民最迫切的期盼。
为此,该行积极与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新建了村社硬化道路12.8公里、整治山坪塘3口、建集中供水点4处及自来水净水处理站1个,安装入户管网1万余米,申请农发行总行捐赠资金7.7万元解决了22户贫困群众自来水入网费用,村民“出行难”、“吃水难”不再难。
经摸排,2016年该村危、旧房存量户还有160多户,保障村民住房安全成为当时帮扶工作的一个重点。在易地搬迁刚开始实施阶段,许多村民都存在抵触情绪,普遍认为自身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基是风水宝地,搬到新的地方去就没有风水了。帮扶干部坚持白天入户劝,驻村工作队员晚上逐户讲,用时将近一年,群众的思想“脉络”逐步通畅,最终该村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因户施策,采取整合项目资金和群众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宜聚则聚、相对集中”原则,建成聚居点1个,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新居梦;147户农户通过危旧房改造住上了安全房。
爱国村原本有村小学一所,因教学设施落后,村民们逐步将孩子送到了镇上学校读书,上学距离远不说,上学期间每个小孩就需要一个劳动力在镇上陪读接送,另外还需要支付一笔额外的房租,对于劳动力不富裕的家庭来说,一年至少损失收入上万元。经帮扶单位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接、协调,村小学墙面变新了、桌椅更换了、老师回村了,空置多年的村小恢复了往常朗朗读书声。
脱贫攻坚,产业是关键。根据村子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员逐一为贫困群众开出产业发展“菜单”。全村通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探索,形成了以水产、花椒、核桃为主,蔬菜种植、土鸡养殖等“五小”经济为辅的长短结合的致富产业发展新模式,现如今,200余亩的“小椒园”,50余亩的“小菜园”,托起了百姓的致富梦。同时,村集体先后成立了三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朝运专业合作合社,通过保底收购农户农副产品统一销售,村集体留存少量收益的方式,一方面解决了村民农副产品销路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提供了新路径。
5年多来的帮扶路,有曲折、有坎坷,有欢乐、有忧愁,有怨声、有赞声,但最终的收获是全村人民成功的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同时该行也连续5年荣获平昌县委政府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了解下一步帮扶工作是否还会继续时,该行负责人说道:“荣誉只代表过去,帮扶还需继续,我们将严格按照各级党政的安排和部署,继续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坚持摘帽不摘帮扶,扶上马送一程,在助力贫困群众实现小康梦的路上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帮扶力量”。
 
来源:
作者:冯胜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