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股票 > 股市聚焦

北交所成立两周年:未来投资机会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9-06

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有两周年。在官宣成立两周年之际,北交所迎来了一场全面改革——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交易所的意见》,将改善市场流动性作为重点,同时在投资端、在完善交易机制方面、优化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制度安排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9月4日,政策公布后第一个交易日,北证50指数大涨近6%,8月28日至今涨幅超过了12%。一方面是政策端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是2023年中报出炉,两相叠加下,北交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北交所改革有何要点?

从证监会此次发布的《意见》来看,共有19条内容,因此也被称为“北交所深改19条”,其中有五大要点:

要点一:确定3到5年的中期目标、5到10年的长期目标。

要点二:对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做出三点安排。一是有效改善新增上市公司结构。二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是优化发行上市制度安排。

要点三:提升北交所流动性,优化做市制度,完善两融机制。主要措施包括:扩大做市商队伍、丰富做市商库存股来源、降低做市成本、推出转融通和做市借券、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

要点四:扩大投资者队伍,引导公募基金加大投资北交所力度,允许私募股权基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其持股公司的股票。

要点五:稳妥有序推进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

上述《意见》发布后,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同步公布了8条举措,内容涉及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发行底价、转板、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其中,北交所提出,已开通科创板交易权限投资者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时,投资者签订风险揭示书后即可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不再需要其他流程。

流动性是交易所的血脉,是市场估值定价的基础。北交所未来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流动性作支撑。回顾这次改革,“改善市场流动性”无疑是重点。

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210多家,合格投资者557万户,开市以来日均成交10亿元左右。而科创板投资者速度增长迅速,目前有1000万户左右存量投资者。科创板与北交所投资门槛完全一致,且投资者对科技企业偏好相通,预计可以对科创板投资者形成一定吸引力。

同时,做市商和私募股权机构也将进行相当部分的转化,叠加吸纳优质投资标的等多项措施,有望推动北交所流动性更进一步。

除了改善流动性之外,开源证券分析指出,整体来看,本次改革有三点益处:

一是降低投资者“打新”资金占用成本(资金冻结时间由3个交易日缩减至2个交易日),增强投资者参与申购的积极性。

二是减少发行上市整体用时(直接定价、竞价发行上市整体流程从13个交易日缩减至10个交易日,询价发行上市整体流程从17个交易日缩减至15个交易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新股发行上市流程整体用时缩减了20%左右。

三是盘活市场交易资金,提高整体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一二级市场平衡发展。

北交所“中考”成绩如何?

除了政策支持外,北交所上市公司自身的成色也值得关注。

北交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21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均已完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共计实现营业收入770.25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3亿元,同比下降24.93%。

其中,六成公司营收增长,38家公司营收增长超过30%;九成公司实现盈利,五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0%,32家公司连续3年归母净利润正增长,锦波生物等1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番。

此外,部分公司受到行业发展周期变化、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业绩承压,其中对新能源电池、化工产业链公司的影响较为明显。

就行业分布看,北交所企业在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生物五大领域集中度较高,总计占比达到58.57%。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专精特新”板块呈现聚集效应,中小企业主阵地作用持续有效发挥,这也是北交所的定位。目前,北交所共有102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47.22%,较上年同期提升11.37个百分点;8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

从数据来看,“专精特新”也体现在研发投入里。2023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共计32.70亿元,同比增长3.70%。其中,近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平均研发强度4.24%,约为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37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北交所投资有何主线?

综合此次改革和北交所业上半年绩表现,可以看出,“转板”、“改善市场流动性”、“专精特新”等是北交所投资的三大关键词。开源证券近日研报也指出,建议关注转板、高成长专精特新“小巨人”、北证50中低估值三条投资主线。

首先,转板是当前北交所投资者呼声最高,也是很多投资者认为是最能对二级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政策。

北交所与沪深市场可比公司的估值普遍存在几倍差异。一旦启动转板,意味着马上可能就有股价倍增效果。北交所开市之初,就有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三家企业转板成功。以观典防务为例,公司2021年8月12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转板上市议案,次日公司(北交所)股价大涨24%,此后持续上涨,一年累计涨幅超过80%。泰祥股份也有类似近乎“翻倍”的走势。

此次改革明确转板要“常态化”,意味着转板机制有望真正打通。滦海资本董事长高凤勇认为,转板机制对头部企业的估值提升会很直接,“如果转板通道顺畅运作起来,一旦有公司宣布取得实质进展,立刻就会引起市场去进行‘寻宝’,挖掘下一个是谁。因为马上就能看到一倍两倍的利润。”

其次,“专精特新”是北交所的定位。设立之初,北交所就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根据工信部的解释,“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

目前,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4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成,此次改革是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利好。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多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在各自行业具备强议价能力、高技术壁垒、优质客户资源等优势,同时这类企业大多产能受限,募投项目多于2023-2024年逐步投产,西南证券认为,近两年属于北交所企业投产密集爆发期,叠加2022年低业绩基数,2023年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最后,流动性不足仍然是北交所估值状态低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北交所开市以来,日均成交10亿元左右,年化换手率200%左右,相较科创板644.8%及创业板(注册制)的1304.61%较大,流动性水平完全符合中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特征。而近期,北证50指数接连创下新低,也是处于显著低估状态,PETTM分别为创业板的3.6折及科创板的3折。

子沐研究创始人刘子沐认为,此次利好使得北交所长期备受流动性压制的估值体系得到了有效释放。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与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反差,吸引更多沪深市场投资者关注。转板机制下,估值差带来资产价值重估行情,成为此轮行情的基础。

招商基金韩冰、邓童也指出,随着估值分位数的进一步下探,北证50更加具有配置吸引力,而此前市场所担心的盈利下行需要进一步验证,“北证50指数当前绝对估值水平较低,业绩增速相对较快,随着北交所的不断扩容成分股构成将更加均衡,在经历了持续调整后更加凸显了配置价值。”

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