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民泰银行银医联动 开辟六旬老人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25

  “如果不是民泰银行的绿色通道,我父亲可能就……”提及近期的惊险经历,王某的儿子仍难掩激动。这场由浙江民泰商业银行丽水开发区支行(下称“开发区支行”)与丽水市人民医院联手展开的生死救援,不仅是“金融+健康”模式的实战检验,更让一位68岁老人在危机关头重获生机。

银医联动:生死时速里的“绿色通道”

  8月中旬的一个清晨,68岁的王某在县级医院被初步诊断为 “肠梗阻或小肠胀气”,医生提出需手术探查病因。但这个建议让家属陷入两难:老人年事已高,对手术耐受性存疑;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更让他们对治疗效果忧心忡忡。

  “我记得银行说过有银医合作的绿色通道!”王某的儿子突然想起自己作为开发区支行客户时了解到的服务信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拨通了银行的紧急求助电话。

  “银医合作就是要在这种时候‘顶上去’!”民泰银行丽水开发区支行行长方正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将全套检查资料转至丽水市人民医院办公室。依托双方早已建立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普外科专家团队1小时内明确诊断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且肠道已出现缺血前兆——再晚一步,就可能面临肠管坏死风险。

  医院随即打破常规诊疗流程,同步推进术前检查、麻醉评估与手术室准备。经过3小时紧急手术,王某顺利脱离危险,术后3小时便能下床活动。“没想到银行能帮上这么大的忙,这‘绿色通道’真是救命通道!”王某的儿子颤抖着手,言语间满是感激。

  这并非个例。依托“银医通”服务体系,该行整合医院急救中心、门诊预约及专家资源,组建7×24小时应急响应微信群,由人民医院指派全科医生担任专属健康顾问。从紧急救助到日常健康咨询,金融服务与医疗资源无缝衔接,让“有困难找银行”有了新内涵。

瞄准需求:从“存钱柜”到“健康港”的转型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清晨,秀山社区的老街坊们提着菜篮路过银行时,总会忍不住拐进大厅——在新设的“健康驿站”里,血压仪、血氧仪等设备随时待命。“以前来银行只办业务,现在还能测测血压,听医生讲讲怎么控血糖,比儿女想得还周到!”72岁的李阿姨笑着说。

  这片聚集了18.6万常住人口的开发区,既有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本地居民,也有大量奔波在半导体、精密制造等企业的产业工人。调研显示,老年群体的慢性病管理需求、工人的职业健康防护需求尤为迫切。

  对此,民泰银行开发区支行将“适老化健康服务”纳入核心规划。在网点改造中,不仅配备血压仪、血氧仪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基础设备,还将引进靶向理疗仪(缓解局部疼痛)、高能频谱治疗仪(促进血液循环)、经颅磁刺激仪(改善神经功能)、体脂分析仪(身体成分检测)等专业医疗设备,形成集健康评估、理疗体验、数据监测于一体的综合健康服务平台。并配备1名具有专业急救资质和基础医疗知识的专职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设备操作指导及健康咨询服务,确保服务安全性和专业性。

  除了硬件升级,软性服务更见温度。在联合丽水市人民医院打造专属健康顾问团队的基础上。针对高净值客户,该行还计划联合医院定制体检方案,提供VIP专车接送、报告深度解读等全流程服务;配备每月定期开展义诊、健康讲座、中药香囊制作等活动,让健康关怀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见过太多老人因为医疗信息不对称耽误治疗,所以才下定决心把‘银医通’打造成老年客户的生命通道。” 方正的话道出服务初心。此次救援中,从资料传递到专家对接,全程无需老人及家属奔波,而这正是适老化服务“少跑腿、快响应”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这个扎根工业园区与社区的“健康金融服务点”,正为金融行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着一份温暖样本——当金融与健康相遇,服务的边界被重新定义,而“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在创新的路上。

来源:民泰银行丽水分行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