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保险 > 保险要闻

惠民保后,又一爆款健康险预定?链接医药检险及慢病管理五方,数据不足等五大痛点掣肘发展|重塑带病体保险②

发布时间:2022-09-26

注:本文原题《从慢病看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目前标题为编者所加;作者系圆心惠保首席战略官陈佳、战略企划经理邹亮。

编者按

曾经行业主推终身重疾险的业务逻辑被一些人士精辟地概括为“撇奶油”,针对中高端用户,卖高价值产品,赚取高额利润,然而针对最需要保险保障的中低收入人群,保险业却长期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产品的诞生、流行打破了原有的“撇奶油”的刻板印象,下一步,如何更好的服务广大慢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大力发展“带病体”保险,则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另一道难题,是保险业进一步深入“下沉市场”必须攻克的难题。

“带病体”或许也是挽救当下健康险颓势的重要契机——曾经长期被保险业视为主力产品的健康险,尤其是重疾险,在近年却成为了负增长的“先锋”,一直到2022年,重疾险新单保费仍在以两位数的速度掉头向下。事实已经一再证明,市场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低垂的果实不再,要想再创辉煌,就必须要走一条难走的路——拼真本事的时候到了,而“带病体”保险,无疑正是高度考验险企风险管控能力的一类险种。

上一篇文章《事关4亿人数千亿元保费,这一健康险蓝海市场不容错过|重塑带病体保险①》提及,据2018年《全国第六次卫生服务统计调查专题报告》数据,全国慢病人群数量已超4亿人,1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34%,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60%,按照4亿“带病体”人群年度人均保费1000元保守测算,未来可待挖掘的“带病体”健康险市场年度保费空间也将超过4000亿元……然而,现实却是一直到2020年,“带病体”保险保费也只有约500亿元,仅占当年健康险保费约6%,“带病体”人群保障缺口依旧明显。

2035年左右中国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彼时“带病体”人群数量势必进一步增长,“带病体”保险前景广阔,会是健康险最后的机会吗?

重塑“带病体”保险系列文章,共计两篇,在第一篇文章中,回顾了自2015年国内首款“带病体”保险诞生以来,该类险种的发展历程,以及多方对发展该类险种所表现出的浓厚的兴趣,是对历史的回溯;第二篇文章,则将聚焦当下,围绕带病体保险展现出的发展趋势,以及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通过第一篇文章对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层面的支持鼓励,保险公司近年来的积极布局与创新供给,亿级“带病体”人群减轻支付压力和提升健康保障水平驱动下的巨大潜在需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背景下“带病体”保险融合慢病管理的创新探索,以及医、药、健、险等大健康产业链协同正在为“带病体”人群提供全面、多元保障的实践。

不过在“带病体”保险持续创新和探索实践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当前发展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为产品的迭代创新、与基本医保的紧密衔接、对“带病体”人群的精准触达、服务和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制约……

01

国内“带病体”保险探索呈现五大趋势 

尽管仍存在诸多痛点,但在政策积极推动和行业主动转型背景下,尤其在拓展“非标体”健康险市场成为行业共识,医药健康产业链与保险协同及衔接取得明显进展,“老龄化”加速演进叠加“带病体”年轻化趋势下潜在需求空间持续增长,以及“带病体”医疗支出对医保负担愈发沉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带病体”保险近两年发展热度明显提升,发展进程明显加快。

在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带病体”保险正在多个方向积极探索尝试,寻求创新突破。在我们的梳理、观察以及与部分行业主体的交流探讨中,多个维度的新发展趋势正逐步显现:

趋势一:扩面提质,拓展覆盖人群,提升保障水平

1

拓展覆盖人群

“扩面”,即拓展“带病体”产品覆盖人群,真正实现4亿“带病体”人群中多数人“有险可保”。具体而言,包括拓宽投保年龄,尤其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保障覆盖;拓展覆盖病种、职业及区域限制等。同时可探索针对特定区域(地方病)、特定职业(职业病)等人群的专属“带病体”保险。

在我们梳理的2021年至2022上半年各大保司推出的30余款产品中,约80%投保年龄上限为 60岁;但在2022年上半年推出的产品中,已有近40%将投保年龄拓展至65岁至75岁。进入2022年,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产品持续拓展投保年龄和覆盖病种,提升单一产品覆盖群体,让保险惠及更多“带病体”人群。

2

2.提升保障水平

“提质”,即拓展保障范围,提升保障程度,切实降低“带病体”人群疾病负担。包括增加和提高既往症责任、门诊责任、特药责任、器械责任等,以及降低产品免赔额、增加慢病管理服务等。

2022年上半年我们已经看到有产品增加包括特需医疗、海外医疗、门急诊医疗、救护车费用、手术意外保障、药品不良反应保障、特药等责任,且提供更加全面、可及和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尤其是部分产品提供的家庭医生、健康管家等实体医疗团队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投保人群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通过产品责任的拓展和提升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通过更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感及疾病管理能力,进而降低并发症及重症风险,一升一降间,凸显保险的温度。

趋势二:融合创新,医药健险融合满足多元需求,产业协同赋能助力产品创新

1

医药健险融合满足多元需求

糖尿病、高血压等“带病体”人群需长期用药,对病程管控类药物有高频和持续需求;随着检测技术进步,微型甚至植入式检测设备将更好的满足“带病体”人群的高频和持续检测需求;

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供给方,承接“带病体”人群诊疗需求,且随着年龄增长,并发症风险升高,对医疗机构需求度将同步提升;

随着慢病管理技术进步带来慢病管理效用提升,“带病体”人群对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将持续提升;

作为解决并发症及重症引发的大额医疗费用风险的重要工具,随着“带病体”保险持续迭代优化,将有效满足巨大的、必将持续释放的“带病体”人群风险保障需求。

从“带病体”人群实际需求角度,其对药品、检测、医疗、慢病管理、保险的需求不是割裂的,如上述需求对应多个供给主体,将极大增加获取成本,影响获取体验;

同时,药品、检测、医疗、慢病管理、保险是相互衔接的,前四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对“带病体”的疾病管控和健康维护,保险解决支付问题并促进前四者的融合衔接;

最后,从以客户为中心视角出发,降低“带病体”人群负担及整体风险,需要从其就医、用药、检测、病程管理及支付等多环节入手,链接医-药-检-险及慢病管理五方,打通数据、场景、产品、服务等多要素,融合五方优势能力,满足“带病体”人群合理用药、精准便捷检测、加强病程管理、管控并发症风险、降低医疗支出负担等多元需求,协同发力做好“带病体”人群综合保障。

保险作为支付方,无疑是最佳也是最适合的服务整合方。未来“带病体”保险一定是融合医疗、药品、检测、慢病管理等多项服务的综合保障产品,通过一款产品,一站式满足“带病体”多元需求。

2

产业协同赋能助力产品创新

当前“带病体”保险市场仍在初级发展阶段,“带病体”人群对“带病体”保险认知及感知度较低。因此虽然面对巨大的潜在需求,但当前阶段推动市场发展仍需要首先从供给端发力,通过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吸引力和消费者感知度,通过供给激发和牵引需求,推动市场发展。

而仅通过保司一方的努力和风险保障单一责任的创新难以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同医疗机构、检测设备制造商、药企、慢病管理服务商等产业链伙伴做好协同,深入洞察“带病体”人群核心需求以及当前“带病体”保险核心痛点,发挥各方优势,在风险保障基础上匹配产业链伙伴的医疗服务、检测服务、药品服务及慢病管理服务,打造“保险+服务”产品生态,协同推进产品创新。

趋势三:互联互通,医保商保互联互通,“带病体”多层次保障体系持续构建

对我国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而言,医保与商保的衔接至关重要,而医保数据与商保数据的互联互通便是其中关键。2020年国家医保局就曾透露,“将积极探索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依托国家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医保、医疗有关信息在相关部门与商保机构等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给出了医保与商保信息共享的具体路径。

2021年8月26日,国家医保局同银保监会就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互联互通、共同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并明确提出“国家医保局将与中国银保监会加强协作,积极推动医保、商保间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再次提出,“探索推进医保信息平台按规定与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信息共享”,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医保与商保信息共享及互联互通的顶层设计。

对“带病体”保险而言,商保端经营发展时间尚短,经验及数据积累不足,需要医保及医疗体系的数据支持;而在“带病体”医疗支出对医保基金负担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医保端也需要商保在慢病经办领域发挥精算及风控优势,并提供紧密衔接医保的“带病体”商业补充保险,助力医保慢病管理能力、基金效用及风控能力提升,缓解医保支出压力。

因此,在双方相互需求牵引,及国家层面和双方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医保与商保的信息共享及互联互通已成定势,并将快速推进。同时,医保慢病经办及商保“带病体”保险在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更好的保障衔接,构建“带病体”多层次保障体系,切实减轻“带病体”人群及医保基金压力,同时提升“带病体”人群风险保障水平。

趋势四:多维风控,数据、经验、健管多维助力,“带病体”保险风控能力持续提升

因“带病体”保险主要面向传统健康险不保障的“带病体”人群,且当前阶段受到数据缺乏、经验不足等影响,固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尤其是理赔风险。因此,“带病体”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做好风控,精准、合理、有效的管控赔付风险,进而控制好整体经营风险。在保障“带病体”人群疾病风险的同时,确保经营端的可持续。

做好“带病体”保险的风控,需多维度发力。

一是数据端的积累,包括医保体系的医疗及理赔数据,商保体系的理赔数据,药企、药店、医院等主体的用药及诊疗数据,公立医院及私立体检机构的体检数据,以及血糖血压等智能检测设备商的高频检测数据等;

二是经验及能力的积累,包括医保慢病经办及商保“带病体”保险的经验积累,以及当前保险科技领域在“带病体”保险产品设计及智能核保、风控的探索与实践;

三是慢病管理的介入,通过提前介入“带病体”人群病程周期,管控病程进展,降低并发症及重症发生率,进而降低理赔风险。

1

“带病体”数据加速积累,夯实风控基础

我们预计,随着国家层面对医保及商保互联互通的推动力度持续加大,医、药、检、险、慢病管理各行业各环节信息化程度和数据收集分析能力提升,“带病体”数据持续积累,产业链条间协同性持续增强及数据的打通,数据端的积累及突破将加速来临。

2

经验积累叠加保险科技赋能,提升风控能力

在保司积极参与医保慢病经办和探索商业“带病体”保险,以此积累经验及能力的同时,保险科技在“带病体”人群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管理及“带病体”保险智能核保、智能风控等领域持续创新开拓。随着数据的积累、模型的完善和保险科技的赋能,商保“带病体”保险产品风控能力将得到持续提升。

3

慢病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降低理赔风险

我国慢病管理行业从2015年的“百糖大战”到如今已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发展历程来看,慢病管理已从当初直接面向C端,转向主要为医疗机构、保司、企业等H及B端客户服务,而通过与医、药、检、保等产业链伙伴的协同,慢病管理机构得以更深入的融入医药险产业链,同时通过H及B端伙伴场景和网络服务更大量级C端客户,进而实现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及经验积累,促进慢病管理工具及模型的持续验证及优化,使慢病管理能力及有效性得到持续提升。

未来慢病管理将成为“带病体”保险的标配,为保司“带病体”保险产品赋能,为已投保人群提供慢病管理服务;同时,保司将持续深化与慢病管理机构合作,为不同产品、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投保人提供个性化慢病管理服务,提升投保人群体验感和获得感的同时,降低疾病风险,管控赔付风险。

未来在数据持续积累和丰富、经验及能力持续增强、慢病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三方面助力下,“带病体”保险赔付风险将得到更好管控,整体风控能力将持续提升,推动“带病体”保险业务可持续发展。

趋势五:精准触达,多元场景叠加精准营销,实现精准触达及需求激发

高达4亿的“带病体”人群规模为我国“带病体”保险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需求基础,但由于保险的射幸性、复杂性及非必需性等特点,客户从潜在需求向显性需求的转变难度较大、主动性不强。

因此在加大产品创新,增强产品对潜在需求的牵引力之外,需要增强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触达及需求激发能力,以此更高效的链接供需两端,将最合适的产品匹配给最需要的“带病体”患者,同时有效激发“带病体”人群风险保障需求,促进产品销售,推动市场发展。

精准触达及需求激发已成为影响“带病体”保险产品销售及市场发展的关键要素,增强这两方面能力,需要从场景及营销两个维度发力。

1

依托“四高”场景实现精准触达及需求激发

对“带病体”保险产品而言,最优场景即“带病体”患者有高频需求、高信任度、高依赖度、高感知度的场景,包括实体医院、药店,以及高日活的互联网医院、购药平台、健管平台等。“带病体”患者最高频的需求为用药及病情检测。当前对多数“带病体”患者而言,信任度最高的仍为实体医院,仍会定期前往医院检查及问诊;而在处方外流趋势下,定期拿药需求基本可在药店满足。

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医疗普及率的提升及互联网购药平台渗透率的提升,“带病体”年轻化趋势的演进,以及居家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接受度的提升,会有越来越多“带病体”人群依托互联网医院及购药平台完成基本问诊及购药需求。

因此,短期来看,“带病体”保险的销售可加大与实体医院及药店的合作,依托医、药场景精准触达更多“带病体”患者,借助“带病体”人群对医院及药店工作人员的信任推进消费者教育及需求激发;中长期来看,除实体医院及药店外,可加强与高日活的优质互联网医院、购药平台及健管平台的合作,发挥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数据化优势,借助高频场景精准触达“带病体”患者,精准识别“带病体”患者病种、病程及其他就医用药行为数据,高效完成需求激发及产品推荐。

2

依托基于场景的多层筛选和精准匹配,实现精准营销

“带病体”保险产品的营销,首先是基于场景的营销。

在上文分析的实体医院、药店及互联网医、药、健管等平台场景下,发挥场景的需求聚合优势,将“带病体”人群聚合到同一场景下,实现从粗放式营销到精准营销的第一层筛选;

在借助场景实现需求聚合和从广谱人群到“带病体”人群的筛选后,发挥保险科技近年来在互联网保险、惠民保等领域积累的精准营销经验及模型,实现场景内“带病体”人群的进一步细分,包场不同病种、疾病阶段、风险等级等分组,依据不同分组匹配不同类型产品;

更进一步的,可根据同组内人群不同特点,包括年龄性别、生理条件、职业、地域、收入水平等,精准推荐同类型产品内最匹配的具体产品,实现“千人千品”。

02

不可回避的五大痛点 

通过对我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层面的支持鼓励,保险公司近年来的积极布局与创新供给,亿级“带病体”人群减轻支付压力和提升健康保障水平驱动下的巨大潜在需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背景下“带病体”保险融合慢病管理的创新探索,以及医、药、健、险等大健康产业链协同为“带病体”人群提供全面、多元保障的实践。

但在“带病体”保险持续创新和探索实践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当前发展中仍面临诸多痛点,为产品的迭代创新、与基本医保的紧密衔接、对“带病体”人群的精准触达、服务和保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等带来制约。

一是缺乏数据及经验支撑,产品开发及创新能力不足

一是缺乏数据支撑。从美国“带病体”保险发展经验来看,掌握“带病体”人群检测、诊疗、用药等全病程数据至关重要。由于美国商保为主的医保体系以及商保对医疗系统的支付方优势地位,美国商保公司有能力获取上述数据,支撑产品开发、定价及迭代创新。

而我国是以社保为主的保障体系,以公立医疗为主体的医疗体系,商保在医疗支付中占比较低(约6%),对公立医疗体系缺乏“话语权”;同时当前商保及社保数据并未打通,因此商保公司难以获取“带病体”医疗及病程等相关数据;另外,商业“带病体”保险由于规模较小,保单量较低,尚未积累起足够数据。

二是缺乏经验支撑。相较于海外发达市场,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仍处于较初级发展阶段,商业“带病体”保险发展时间尚短,保司参与社保领域的慢病经办业务同样处在起步期,商保公司在“带病体”保险领域的经验积累仍显不足。

受制于数据及经验积累的不足,保险公司及“带病体”保险领域相关保险科技公司的产品模型缺乏足够真实数据验证,无法完成真实环境下的市场检验及迭代优化。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下,进一步制约了“带病体”保险产品的开发及创新。

二是风险认知及产品感知较弱,需求触达及激发难度较大

受中老年人占比高、体检率低及疾病认知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国“带病体”人群对慢病风险普遍认知不足。

据麦肯锡统计,2020年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中带病人群规模已达3.3亿,据此可知,我国4亿慢病人群中主要为中老年人,占比超80%。而中老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受知识水平、疾病检测条件等因素影响,普遍对疾病风险认知不足。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我国糖尿病患者知晓率只有38%,治疗率34%,控制率仅33%。

由于“带病体”人群中多数早期及轻型患者日常治疗费用(主要为药品)尚在可接受程度,同时公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对保险尤其是“带病体”保险这类创新型产品了解较少,对通过购买保险降低长期用药负担,以及应对未来严重并发症及重症风险的产品感知和接受度不足。

以我国最主要的慢性病—糖尿病为例,截止2021年底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3亿,其中二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0%。二型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病,可通过长期用药控制血糖及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我们对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调研,一年用药及挂号、检查等花费在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多在1000-2000元范围内,对多数工薪阶层而言并无太大压力。而据权威数据统计,糖尿病并发症支出约占糖尿病总支出的85%,糖尿病患者如发生并发症则支出负担会急速提升,此时再购买保险已难以获得投保资格;但在未发生并发症阶段,由于支出负担较小,对未来风险感知不足,因此多数患者对“带病体”保险产品购买意愿较低,需求激发难度较大。

最后,由于中老年群体占比高、对慢病风险认知及保险产品感知度较低,因此依托线上互联网平台进行“带病体”保险销售推广的触达率和转化率较低;而经代、个人代理人等线下渠道成本较高,且此类渠道更适合高保费、高佣金产品,不利于“带病体”保险早期的推广;团险渠道无法聚拢大量“带病体”,而专门的“带病体”保险无法直接销售给普通企业客户。多重因素制约下,“带病体”保险的营销推广和需求触达难度较大。

三是“带病体保险+慢病管理”融合不深,医药健险产业链协同不强

“带病体”人群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是因缺乏病程管理或管理失效导致的疾病恶化,进而引发并发症甚至演化为癌症等重症。而随着“带病体”人群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会自然提升,如不能进行有效的病程管理,重症发生率也会同步提高;同时,在并发症治疗中,将医疗治疗手段与慢病管理手段相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康复及长期带病生存效果。

因此,有效的慢病管理对降低“带病体”人群并发症及重症风险、提升治疗效果及健康水平有重要价值。但当前慢病管理与“带病体”保险融合仍不深入,多数“带病体”保险产品虽提供相关服务,但对服务质量及效果重视和管控不足,叠加参保客户对服务使用频率低、主动性差等因素,导致慢病管理并未真正发挥预期价值。

同时,目前多数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保司在医疗、药品服务及慢病管理等领域投入有限,围绕健康险的医药健康产业链生态建设仍处初级阶段。甚至部分健康险保费占比较低、重视不足的保司仍未有相关布局及投入。

另外,由于保险业务经营逻辑与医疗、药品及慢病管理等行业经营逻辑差异较大,部分积极投入产业链构建的大中型保司多仅重于投资布局,而轻于医、药、慢病管理与“带病体”保险的相互融合与赋能;部分保司更是将慢病管理作为保险产品宣传和销售的“噱头”,低成本采购相关服务后简单外包,缺乏服务质量管控,极大影响客户体验。

其次,当前活跃于保险市场的部分所谓专业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服务商,更多的是作为服务整合商或中间商,将各类相关服务采购后依托资源优势打包销售给保险公司,而自身缺乏专业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管控能力,无法保证后续对购险客户的服务质量,制约了保险产品和慢病管理服务的融合以及服务对产品价值的提升。

保险与医、药、慢病管理的衔接和融合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对“带病体”人群在疾病风险经济补偿之外,在病程管理、健康促进等更能提升客户体验感及健康水平环节的价值贡献。

最后,“带病体”人群大多需要长期用药及定期检测进行疾病管控,如发生并发症及重症则需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因此药企、药店、检测及医疗机构与“带病体”人群的触点多、接触频次高,在“带病体”人群病程管理及“带病体”保险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一方面保司及慢病管理机构缺乏对医疗机构的“议价能力”及“管控能力”;另一方面药企、药店、慢病管理、检测及医疗机构与保司之间各方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且各方利益调和及平衡难度较大,当前的产业协同仍在探索阶段,“带病体”保险实现产业协同赋能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四是指导政策及落地支撑不足,业务边界及产品定位不清

从美、德等国发展经验看,政策及法律对“带病体”保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尚缺乏相关强力推动政策。

在上文已经提到,国家、医保及监管不同层面的多个重要文件中均提出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加大产品创新,积极研发老年人及“带病体”人群可投保的商业健康险产品。但目前在“带病体”保险层面仅有上述各文件中相关支持鼓励性质内容,尚缺乏较为具体的指导文件及专项推动政策。如“带病体”保险发展意见、税收优惠政策、医疗及医保数据与商保互联互通的落地、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的“带病体”保险行业规范等。

同时,当前“带病体”保险存在边界及产品定位不清的问题。

一是突破保险边界,目前我国“带病体”保险处在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众多参与方的“创新突破”下,难免出现不当创新甚至违规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损害保险行业声誉。如近期监管部门发文叫停的“药转保”模式,并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二是产品定位不清,根据我们梳理,目前多数“带病体”保险产品责任主要覆盖医保内责任,对医保外责任覆盖范围及保障力度有限,无法为“带病体”人群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当前很多相关产品仅在普通医疗险的基础上,放款投保条件,收紧理赔条件,缺乏针对“带病体”人群的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保障责任。

五是行业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业务发展进程

从行业视角看,受规模导向制约及短期增长压力影响,保司整体对“带病体”保险业务资源投入有限。

从寿险公司来看,健康险业务中主要投入和推动的是长期重疾险,其保费高、期限长、新业务价值贡献大,而对短期健康险重视和投入较低。“带病体”保险目前主要集中在短期医疗险形态,且作为仍处探索期的创新型业务,规模小、风险大、不确定性高,因此多数寿险保司发展动力小,资源投入不足。

从财险公司看,近年来在车险承压背景下,对短期健康险业务重视及投入较大,尤其是部分互联网财险公司,将“带病体”保险作为重要创新突破方向,投入较多;但大型财险公司发力重点仍在百万医疗险、一年期重疾等成熟短期健康险,对创新性较强、规模贡献较小的“带病体”保险投入有限。

健康险公司对“带病体”保险重视及投入尚可,但整体规模较小,在行业大盘中占比较低。

综合来看,寿险公司及大型财险公司对“带病体”保险重视及投入有限,互联网财险及部分健康险公司虽然较为重视并相对积极投入,但受规模及资源所限,对行业整体而言占比及影响较低。因此从行业整体看,“带病体”保险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其发展进程。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