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股票 > 股市聚焦

刚刚,A股发出三大信号!

发布时间:2023-09-14

  大盘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

  盘面上,医药股持续活跃,其中减肥药方向领涨,常山药业20CM涨停,德展健康涨停;工业大麻概念股开盘拉升,通化金马、莱茵生物涨停。光刻机概念股午后大涨,京华激光、联合精密涨停。CPO概念股一度冲高,光迅科技、铭普光磁涨停。板块方面,减肥药、光刻机、工业大麻、养鸡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游戏、传媒股集体调整,电魂网络跌超5%。传媒、手机游戏、贵金属、证券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2700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深成指跌0.08%,创业板指跌0.59%。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083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327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9.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1.5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8.28亿元。

  一大消息催化新方向

  今日,A股延续分化震荡态势,个股之间也是涨跌互现。总体而言,在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资金依旧更偏向由高向低的切换,留意板块间的轮动节奏仍是关键。

  其中,今日较为火热的减肥药方向,则是受到了消息面催化。

  消息面上,摩根大通近日提高了对减肥药的销售额预期,预计到2030年,在诺和诺德和礼来制药的“双寡头”控制下,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最初,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款为2型糖尿病患者而设计的降糖药。不过GLP-1真正“出圈”则是因为其在减重方面的良好表现。目前,该药物的使用率正在快速上升。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丹麦药企诺和诺德总收入约159.61亿美元,同比增长29%;营业利润约69.27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其中,司美格鲁肽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约92.15亿美元的销售成绩,扛起了诺和诺德营收的“半壁江山”。

  在减肥药带动下,诺和诺德的股价持续飙涨,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已经涨约48%,相比2018年底翻了四倍多。近期公司市值更是赶超LVMH集团,成为全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其总市值甚至超过丹麦一年的GDP。

  国内方面,减肥药概念同样具备较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沙利文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有3.29亿肥胖人群,保守估计肥胖人群的10%即3290万人有通过GLP-1药物减肥的需求,每人每年消费4针(对应4个月用量),年消费1.316亿针。按照目前司美格鲁肽500元一针计算,到2030年中国GLP-1减肥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658亿元。

  据德邦证券统计,目前获批上市的本土GLP-1药物已经有十几种,其中多个药品布局肥胖适应症,国产GLP-1减肥药未来可期。

  IPO收紧趋势越发明显

  近期,A股融资端也有了新的变化。

  自从证监会于8月底明确表示阶段性收紧IPO以来,上市难度加大开始慢慢落实了。Wind数据统计显示,7月24日至9月10日,沪深交易所共有36个拟IPO公司撤回或终止注册。其中,创业板18家、科创板4家、上证主板11家、深证主板3家,合计募资378.14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头部券商资深保代称,IPO每每收紧之时,净利润往往成为上市“硬指标”,各板块对净利润底线的要求均有所提升。如今,这一情况再次显现。“过去,主板净利润8000万元即可冲刺,如今低于1亿元基本无望。创业板去年6000万元上市可能性较大,现在不到8000万元几无可能。”

  具体而言,上述36家公司中,净利润“不达标”的公司占比近六成。

  深证主板共3家企业撤回,其中2家净利润不足9000万元,另一家尽管2022年净利润达到1.22亿元,但2021年净利润仅为0.94亿元,同比下降20.39%。上证主板撤单的11家企业中,4家2022年净利润不足9000万元。18家从创业板撤回的企业里,12家2022年净利润在8000万元以下,占比高达66.67%。科创板撤回的4家企业中,3家曾于近两年内出现过亏损。

  拉长时间线来看,今年以来,IPO相关节奏已明显放缓。根据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及公开资料统计,今年1月至8月,A股共新增受理332家IPO申请(不包括平移项目),同比下降约40%。目前来看,收紧IPO节奏回应了市场关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A股三大积极信号显现

  最后,回到A股后续走势上来。

  近期密集出台的各类利好政策,提振了机构投资者信心。无论是宏观政策层面对房地产和债务的调控,还是资本市场方面对交易成本、减持、融资端等多方面的优化,在稳定市场信心方面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利好政策不断落地的过程中,A股市场也有了更多直观的积极信号。

  第一,股票私募大举加仓,仓位创一年新高。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1.76%,在上周的基础上大幅上涨3.95%,并创出近一年新高,而最近一次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超过81.76%要追溯到2022年4月8日。此后不久,市场便走出一轮大级别反弹行情。

  具体来看,满仓(仓位大于80%)的股票私募占比为60.75%,中等(50%≤仓位≤80%)仓位股票私募占比为30.81%,大部分私募已将仓位升至满仓。其中,百亿私募的加仓力度最大,仓位指数从74.49%飙升至83.09%,涨幅高达8.6%,并创出了年内新高。

  第二,空头市场大逆转。据Wind数据,9月11日,转融券偿还数量达到近三个月最高水平,还券达5.688亿股(上一次还券高潮发生在6月5日,当天还券超过6.1亿股),较前一交易日上升了将近270%。与此同时,转融券余额下降了将近20亿元,这个数据自8月30日之后持续下行近70亿元。

  从融资数据来看,截至9月1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合计达14992.5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55.34亿元。上次达到这个水平还是在2020年7月。一般而言,融券余额减少,说明市场中看空的投资仓位在减少,看空力量在变弱。近期融资融券数据的变化,或许意味着多空市场发生了很大逆转。

  第三,9月“回购潮”仍在延续。A股8月份回购规模创下年内新高后,9月以来仍在延续,多家上市公司本月发布回购方案,君实生物、泰晶科技、欧科亿、山东矿机等均在此列。目前,8月以来已有逾3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超过百亿元。华福证券认为,A股回购潮主要集中于阶段性底部或估值大幅下跌时期,开启回购潮,预示着“市场底”或许就在前方。

  往后看,随着落地政策起效和后续政策接力,经济拐点和修复趋势将不断被数据验证,中信证券最新观点称,A股价格拐点已经出现,外部的扰动将逐渐消退,外资流出的趋势将逐步逆转,当下市场风险收益比佳,底部区域特征清晰,建议忽略短期波动,积极提升仓位,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主线积极布局。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