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28
看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回味无穷。不同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五光十色的启迪和感悟。

电影中,Pi与老虎在海面上敌对又共存这一段,Pi其实就是老虎,这一个故事可以有多种哲学解读,比方说Pi代表着人的理性,老虎代表着欲望与恶;我们也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论,Pi代表理性与常识的自我,老虎代表无道德无理性的本我,当人类恶的化身豺狗厨子吃掉斑马水手,杀死Pi的猩猩母亲后,Pi心中的恶被无限激发,他杀死厨子也吃了厨子。在此之前,Pi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类个体,影片中曾讲到过他小时候曾伸手喂老虎吃肉。而这之后,Pi的兽性以绝对优势地压倒了人性。但当Pi踏上陆地终于获救的那一刻,老虎头也不回的跑进了山林,这寓意着回到正常的人类社会,Pi心中的兽性也随之消失,他的理性回归,本我再次复活。那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善?恶?理性?欲望?我想李安试图告诉大家:人的本质不是善恶,人性中善与恶,理性与欲望并存,在某种关系下理性凸显,在某种关系下恶复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过是那一系列关系罢了。

当暴风雨中Pi的求生手册兼日记本被吹跑后,Pi和老虎的关系开始从敌对紧张走向依存共生,求生手册以及上面的文字代表着人类的文明和常识,求生手册提醒着Pi他是人,老虎是兽,而求生手册的的消失,人类文明的痕迹越来越模糊,人与兽的界限不清不楚,在此时,人就是兽,兽就是人。中年的Pi有家庭子女,Pi此时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通的个体,个体在类中再次获得本质。电影结尾处,Pi询问记者更喜欢哪个故事,记者回答说第一个版本,保险公司的日本代表尽管十分怀疑第一版本的真实性,却最终在报纸上刊登出了第一个版本,两个版本孰真孰假已经无关紧要,版本的对立消弭于看似不可一世的人与科学的无能为力中。

至此,《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成了两大哲学主题:理性的人——非理性的人——理性的人;信仰的存在——信仰的迷失破灭——信仰的重建。

在这次奇幻漂流中,人与人类的信仰遭遇了一次奇遇,完成了一次升华。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