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坊口村南青云山北坡上,数百名村民你追我赶,忙着采摘金银花。看着一片片生机勃勃中药材,村民们都欢笑着说:“咱们能脱贫致富,全靠史兰鹏帮咱们选择了一条好路……”
2021年春天,在临沂城北从事建筑行业的史兰鹏,敏锐地察觉到国家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机遇。他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毅然决定返乡,在村南青云山北坡开辟了 130多亩荒地,种下了第一批金银花,将荒田变成“试验田”,并且成立了临沭县宇鑫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凭借着与平邑县金银花交易市场多年的合作资源,他成功与鲁南制药集团、山东大陆药业和江苏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联手,采用 “订单种植”模式,为乡亲们吃下了“定心丸”。有了龙头企业的订单保障,乡亲们不用担心种植出来的药材卖不出去,纷纷跟着史兰鹏投身到中药材种植中。
作为临沭县宇鑫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史兰鹏深有感触地说:“我先做示范,带动乡亲们参与种植。大家都种成功了能增收,而企业也能获得稳定原料,实现双赢……”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乡亲加入到中药材种植的行列,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然而,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春天的一场山火,让他的5亩多金银花瞬间化为灰烬。对此,史兰鹏没有气馁,在当地村民的支持下,他带领村民重振旗鼓,及时进行补植,并持续抓好育前、栽后金银花管理。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他带领村民摸索出“除草布防草”、“错峰轮作”等技术,并且将种植规模扩大到了全县5个乡镇,带动300多户农民发展金银花基地3000多亩,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现场的村民一边采摘金银花一边高兴地说:“这颗金银花已经有四年了,这么大的一株金银花树能产4斤鲜金银花,亩产量能达到900多斤……”。史兰鹏采用科学密植,每亩种植450多株,遇上好年头,每亩金银花收入近万元。对此,史兰鹏介绍:“过去我们只能卖鲜金银花,不仅科技含量低,而且价格不高。为此,我投入3万多元资金,从河南购买了两套金银花烘干设备,实行一边采摘一边烘干,不仅提高了科技含量,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
从最初引进平邑品种到实现自主育苗,从单纯的鲜药材供应到打造终端产品,史兰鹏的产业科技不断升级。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史兰鹏用一株株金银花铺就了致富路,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践行新时代农业创业者的担当。对此,青云镇坊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波高兴地说:“多年来,史兰鹏以‘新农人’的姿态,积极开垦荒山,并且种植金银花,将荒田变“药田”,是俺村科技致富的‘领头雁’……”。
(朱孔荣摄影/文)
图一:为农民史兰鹏正在修剪金银花树枝时的情景。
图二:为坊口村民正在史兰鹏中药材基地采摘金银花时的情景。
图三:图为村里老年人正在史兰鹏中药材基地采摘金银花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