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图片中心

国内油价将迎“五连涨” 我们还能承受多高油价?

发布时间:2018-05-23 15:06:58
国内油价将迎“五连涨” 我们还能承受多高油价?
导语:油价上涨会带动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价格上涨,而玉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最主要的饲料,同时油基化肥和燃料成本上涨,从而推升养殖成本。
  5月25日24时,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再迎调价窗口。由于国际原油逼近80美元关口,本轮成品油零售价迎来“五连涨”可以说几无悬念。

  4月以来,地缘政治风险升温,油价再加速上涨,先是沙特与也门冲突升级,后是美英法轰炸叙利亚,美俄紧张对峙,最近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再度火上浇油,燃爆油价。

  光大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现在中国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冲“紧信用”的影响,如果油价超预期上行,会导致通胀预期反转,从而制约货币宽松。但考虑到经济下行的风险,在油价没有超预期急剧上行的情况下,中国提高利率的可能性较小,更多是制约货币宽松,而非货币收紧。

  光大证券指出,眼下中国宏观环境与前两次油价大涨时期完全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人口红利消失,金融周期转向,违约风险上升,房价增速放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

  2007-2008年油价大涨时期,我国内部人口红利叠加改革红利,生产充裕,而外部正值美国、欧洲金融周期上行时期,带动了我国的外需。内有生产,外有需求,经济快速增长并且过热。为抑制当时的经济过热、地产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中国央行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7年12月上调8次存贷款基准利率。

  2009年-2011年油价大涨时期,恰逢中国推出了4万亿刺激政策,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都采取了强刺激。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叠加油价上升,经济再次出现过热苗头,从2010年10月开始至2011年7月,央行连续上调5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抑制通胀。

  “前两次中国经济过热,是油价上行的一个推动力量,而这次油价上行对于中国而言,更多是外来的供应冲击,理论上这种情况下,提高利率并不能有效控制通胀,反而会压制需求,打压经济,紧货币只能是控制通胀预期。”光大证券表示。

  目前中国石油消费量在全球占比达到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石油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6%上升到现在15%。中国进口石油的最大来源地是中东,占总石油进口的37%,23%来自非洲,17%来自俄罗斯。

  油价上涨会带动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价格上涨,而玉米是我国生猪养殖业最主要的饲料,同时油基化肥和燃料成本上涨,从而推升养殖成本。

  根据光大证券的测算,油价冲击对中国通胀的最大影响在半年后。在基准情形下,假设2018年布伦特油均价在65美元/桶,PPI和CPI同比增速在3.4%和2.0%;如果布伦特油均价上升至70美元/桶、甚至80美元/桶,PPI和CPI同比或上升至3.7-5.3%和2.2-2.6%。

  光大证券指出,虽然2.6%的CPI仍然未超过政府的通胀目标,但由于油价是全球定价,而且短期波动很大,一次创新高之后,市场会担心油价再创新高,从而对市场情绪产生较大的扰动。一旦CPI接近3%,央行被迫收紧货币的必要性就会上升。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来源:界面 企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