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搜索:
首页 > 银行 > 银行服务

和苦难相伴的岁月

发布时间:2022-04-29
命运犹如一座大山压的每一个人都喘息不过来,但每一个生命都永不放弃,而且拼尽一切。
——题记
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整本书赋予了许三观鲜活的生命力,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许三观的卖血经历是从好奇开始的,第一次是跟着同村的阿方一起尝试卖血,他不知道深浅,不知道对自己的身体会造成伤害,学着那句“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开始了他的卖血之路;第二次是为了儿子一乐,为了赔偿方铁匠医药费,此时他知道卖血对身体有伤害,但是没办法,第三次是为了看望林芬芳,卖血之后卖了肉骨头和黄豆;第四次是为了让全家不挨饿,带着孩子们去胜利饭店吃面条,自此以后,许三观明知道卖血频繁的有伤害,但为了生计无可奈何。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一次一次的卖血都可能让许三观丢了性命,是豁了命卖血。知道最后一次,也是许三观唯一一次为了自己卖血,是为了炒猪肝和黄酒,却被医院告知他的血太老了,只能当油漆。
许三观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面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一乐,他虽然不忍心卖血去给一乐买阳春面,但也是一路卖血到上海救一乐的命,她在自己的脸上划了口子,对所有人说:“你们中间有谁敢再说一句一乐不是我亲生儿子,我就和谁动刀子” 。这些话简单、朴实,却真真切切的表现了他的爱子心切。
许三观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文化大革命时期,许玉兰每天挂着牌子接受审判,许三观每天去给许玉兰送饭,回家后给许玉兰泡脚,他们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有的是真挚和不离不弃的感情。
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悲剧人物,许三观有情义、有担当,但改变不了他的悲剧人生。即使没有被生活优待,我们依然要砥砺前行,这是《许三观卖血记》所带给我们的。正如工作中,困难与坎坷都是沿途的风景,勇敢前行,迎难而上。
 
来源:
作者:
理财师推荐